数据标注员、“煤二代”和一座中部省会城市的转型身影新经济地方志

最后编辑时间:2023-08-22 13:22:06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薇薇是刚入行的“数据标注员”——“拜人工智能(AI)所赐”衍生出的一个职业——通过对文本、图像、语音等进行标记、批注,生成满足机器学习训练所需的数据编码。

  有人形容数据标注是“用青春喂养AI”,劳动密集、高度程式化以及可替代性强的工作特征,很容易叫人联想起富士康生产线上的工人。

  在太原,成千乃至上万、薇薇这样的年轻人,加入到数据标注的“职业大军”,是这座城市开启产业转型,在个体身上折射的一道光影。

  产业转型、数字转型被提到“战略性系统工程”的高度,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数字经济成为其中一环。

  2017年,太原、晋中两市对域内8个国家级、省级产学研园区进行整合,诞生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下称“综改示范区”)。成立次年,综改示范区与百度达成合作,并在其后,打造出了国内规模第一的数据标注基地。

  尽管在人工智能产业价值链上,数据标注地位相对基础,但对太原,这是切入到AI这个前沿赛道的机会。

  但准点离开数据标注基地的人不多。有些人因为手速慢,任务完成不了,需要加班。有些人,则是任务完成了,想赚点“外快”,接了额外计件的“私活”。

  薇薇通常准点走。她只花了半个月时间,就把“拉框”的合格率提高到90%。对她来说“这不难”,但同一批小伙伴里,不时有人因合格率不达标遭到淘汰。

  “在我这里,一名数据标注员一天创造的产值要达到150元”,入驻基地的一家数据标注公司负责人说。

  几年前,数据标注产业前景规模一度被认为可以和IT时代的外包产业相提并论。但实际上,由于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即便如今AI需求爆发,行业的平均利润仍在往下走。

  “是的,陕西、甘肃、内蒙古这些人工同样便宜的中西部省份也在搞数据标注,但和太原没法比。为什么?国内做人工智能,最厉害的是百度,对吧?这里是百度的基地。以及,李彦宏是山西人。”

  吸引产业“巨头”投资太原,也许是催化产业转型、数字转型的捷径——百度数据标注基地部分验证了这一点。

  2022 年 8 月,科技部发文,明确将智能矿山作为首批十个优先支持的AI示范应用场景。而在此之前,2021年4月,华为已经抢先一步,宣布成立了其第一个军团——煤矿军团。

  华为的每一个军团都针对一个特定行业,集成销售、需求管理、行业解决方案开发、生态合作以及服务等职能和资源。

  针对煤矿行业,成立“军团”,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这个领域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二是煤矿的升级转型有非常个性化的需求。

  在综改示范区的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祥睿能源的管理层介绍,一批从事能源互联网的科创企业,正在集聚太原,从传统产业和数字能源融合发展的局面中,发掘商业机会。

  而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提供的资料显示,不到三年时间,园区已经吸引到57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包括上市公司13家、“专精特新”企业23家,培育“四上”企业29家。

  从事煤焦化工数字转型的山西外星人技术有限公司CEO石永刚说,促成传统能源产业转型的,除了政策、产业发展规律,背后还有一只无形的推手:80后、90后“煤二代”开始接班了。

  “焦炉炉顶测温的师傅,一个月8、9千块工资是有的,但炉顶上就跟烤箱一样,头顶38℃,脚踩1300℃,年轻人会愿意干?”

  “黑灯工厂”,即用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取代部分人力,是像煤焦化工这样的传统产业必由的转型之路。

  “所以华为煤炭军团来山西了。大公司的优势在于算力、大模型等,而小公司的优势在于对场景和客户的理解、政府关系,以及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石永刚说。

  数据标注这条职业道路能走多远,薇薇不知道。但进入传统煤炭行业,或者前往富士康上班,肯定不是她的选项。

  今年初,太原市发布推进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2023年行动计划,表示要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打造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更好完成国家关于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的要求。

  薇薇说,前段时间她去了趟距离太原几十公里远的平遥古城,当地人说,在清末,平遥金融业发达,是“中国的华尔街”。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