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镇远:肉牛养殖开新篇群众生活有“犇”头

最后编辑时间:2024-04-11 13:27:2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立足地区优势和资源禀赋,紧紧围绕该县“一县一业”发展方向和“十百千万”工程目标,通过打造“种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产业链,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小规模大群体”相结合的种养模式,带动群众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高丹草等,不断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强化组织引领。成立镇级肉牛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和乡村振兴工作站工作人员、江古农商支行、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统筹做好肉牛产业发展规划、资金筹措、政策宣传、保险保障、目标考核等工作,形成多点分布、统一服务管理的发展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原则,在全镇11个行政村大力推动肉牛养殖。

  强化政策宣传。围绕全县重点推动发展肉牛产业,充分利用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力量强化肉牛产业扶持政策、省外引牛补助、乡村振兴产业奖补、东西部协作良繁体系建设、家庭牧场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的宣传解读,确保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发动群众参与肉牛养殖,形成“规模场示范引领带动”与“小规模大群体”相结合的肉牛养殖新格局。截至目前,完成省外调牛1322头,“三类户”到户项目已购牛121头。

  优化模式运行。通过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与“小规模、大群体”相结合的种养模式,即支部带动引领,龙头企业保底回收,合作社组织协调,农户种养,实现肉牛养殖和牧草种植效益共享,解决企业土地、人员缺乏,农户土地闲置、收入不稳定的问题,最大化发挥肉牛产业产出效益。今年种植牧草8000余亩,其中:青贮玉米5300余亩,甜高粱、高丹草等种植面积2600亩。截至目前,整合现有资源建成草料加工厂1个,储存量达2.5万余吨。目前已销售储料10000余吨,产值达600余万元。建成十头养殖户476家,百头以上养殖场3个,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个,千头村1个山背村,已实施肉牛养殖“小规模大群体”示范户161户;目前肉牛年存栏7967头。

  资源循环利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养殖场和养殖户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科学规划布局,认真落实粪污污染防治措施,定期清理牛粪,对牛粪进行干湿分离处理,并让附近农民对处理后的牛粪进行回田回土回草堆肥,既有效提高了农田的肥力,也积极推进种养相结合的循环产业发展体系,使肉牛养殖得以生态可持续发展。

  拓宽销售渠道。用好用活农贸市场、活牛交易市场和餐饮市场,引入现代化屠宰设备和技术,建设冷库储藏室,打造“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产业链。截至目前,建成现代化中型肉牛屠宰场1个,牛肉冷冻储藏室2个,牛肉产品体验馆1个,成功打造“黔山壹牛”特色牛肉品牌,开设牛肉餐饮门店4家。(袁文启 谭秋霞)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