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个“全”字彰显美丽中国建设新高度

最后编辑时间:2024-01-13 07:25:4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1月11日发布,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着。

  美丽中国建设已见显着成效,在这点上中国老百姓早有切身感受,比如喝上更加干净的水,呼吸上更加新鲜的空气,推门见绿,移步皆景……

  然而,对奋进者而言从来都不会满足于当下。《意见》释放出,美丽中国建设还要有新的高度,在新时代新征程开启新篇章,向着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奋进。

  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一个“全”字既诠释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决心,又彰显美丽中国建设新高度。

  这种新高度,是转型上的新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全领域转型,用转型新高度支撑起美丽中国建设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这种新高度,是提升上的新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坚持要素统筹和城乡融合,一体开展“美丽系列”建设工作,重点推进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山川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依靠全方位提升,就能让“美丽”照进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每一树花开、每一次呼吸、每一缕春潮,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这种新高度,是建设上的新高度。美丽中国建设,绝非某一地某一领域建设,而是全地域建设,落下某一地,或者说某一地的“不美丽”,都会拉低美丽中国的“美丽”成色。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域覆盖,在全地域建设中,塑造的是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美丽中国建设板块,领略到的则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全地域之美。

  这种新高度,是行动上的新高度。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注定不是少数人的战斗,而要依靠“大家的力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行为自觉,鼓励园区、企业、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想要的美丽就能更加触手可及。

  一个“全”字的背后,是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全始全终。新征程上,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向着目标接续发力,距离“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就会越来越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